近日,沙坡頭法院柔遠法庭迎來一群特殊的“學員”——20余名村鎮(zhèn)干部走進法庭,旁聽一起農業(yè)公司與村委會的合同糾紛案件。
隨著法槌敲響,庭審現場變?yōu)樯鷦拥姆ㄖ握n堂:從舉證質證到法庭辯論,法官抽絲剝繭梳理爭議焦點,村干部們屏息凝神,認真記錄關鍵細節(jié)。案件涉及合同效力、違約責任劃分等焦點問題,與基層治理中常見難題高度契合,旁聽干部直言:“原來法律條文不是‘紙上談兵’,每一個條款都能在具體問題中找到落腳點!”
庭審結束后,柔遠法庭法官趁熱打鐵開展以案釋法,“簽訂合同時如何避免‘無效條款’陷阱?”“集體資產處置如何做到程序合規(guī)?”法官以案例為引,將晦澀的法條轉化為通俗易懂的實物指南,并通過互動問答解答村干部工作中遇到的疑難問題。
此次活動以“沉浸式”法治教育為抓手,從典型案例中深挖治理經驗,為基層依法治理工作敲響警鐘、指明方向。
村干部們感慨:“這次培訓像一場‘及時雨’,以前總覺得簽合同就是走形式,現在才知道每一個字都關乎法律責任!”
柔遠法庭始終秉持“辦理一案、治理一片”的理念,將審判職能主動延伸至基層治理前端。聚焦農村土地流轉、集體合同管理等高頻風險領域,提升干部法治素養(yǎng)。通過規(guī)范合同簽訂流程、明晰權責邊際,減少因程序瑕疵引發(fā)的矛盾,強化基層干部契約精神,為鄉(xiāng)村振興注入法治動能。
法官說:“鄉(xiāng)村振興,法治先行,讓干部先學法,才能更好地用法治理鄉(xiāng)村”。柔遠法庭庭長表示,未來將持續(xù)開展“送法進村居”等活動,以更接地氣的方式播撒法治種子,為基層治理現代化注入司法溫度與力量。(通訊員 王佳新)